日本人被列為世界長壽國,早已不是新聞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日前發表二00六年版「世界衛生報告」指出,目前世界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是八十二歲的日本、北非的摩洛哥、南歐的聖馬利諾共和國,日本再度蟬連世界長壽國的冠軍寶座。   

對於桃太郎長命這件事,很多人都覺得很納悶,難道日本人活得久是因為吃「哇沙米」的關係嗎?台大主治醫師、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孫安迪分析指出,日本人長命主要歸功於以黃豆、大米及魚類為主的飲食模式。尤其豆類食物,更是日本人的最愛,大豆、豌豆、扁豆,是抗老重要食品;他們也很少食用大量的肉類,用魚肉代替其他肉製品。

另一個原因則是,日本四面環海,所以他們會大量攝取海裡的食物。碘質被日本人稱為「長生不老的妙藥」,海產品中,碘含量都很高,特別是海帶、紫菜等。孫安迪強調,已有許多研究指出,海底食物所含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質,吃多了有益人體健康。

日本人也常吃蔥蒜、蘑菇、紅辣椒和蘆筍等物,孫安迪表示,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B群和C,硫和硒的含量也特別豐富。他推測,日本人常吃哇沙米也是他們長命的原因之一。因為從各種長壽文獻資料發現,人要活得久、活得健康,要有愉快的心情之外,飲食上最好是生食、熟食參半。

而世界第二大長壽國則是澳洲、義大利、瑞典等國。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指出,北歐國家如瑞典、丹麥等地區,他們的生活型態跟日本差異相當大,科學家推論,他們長壽的原因除與生活型態有關外,絕大多數跟基因有關;因為這裡的人,血統都很純正,幾乎都是身材高大、皮膚比一般白人白、眼睛呈淡藍色、頭髮都是金黃色等特色。

澳洲、義大利之所以長壽,則可能跟他們開朗、樂觀個性及飲食文化有關。孫安迪說,已有許多研究發現,地中海飲食文化可延緩老化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。他表示,一九八五年科學家曾探索百歲人瑞最多的世界七大長壽村養生之道,結果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,包括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、這些老人從未離開方圓 二十公里 的地區、生活單純、思想單純,長年吃不飽、身高體重比一般人矮小,但負重力卻非常好,以及生活在山區空氣較稀薄區。 

吃得對 吃得少

這些長壽者的飲食特點是,多食用高纖維、低熱量、低蛋白、低脂肪的自然長壽食物。其百歲人瑞每天食用的平均熱量為一般老人的77%,但沒有過胖或過瘦的情況。也就是說,他們每天熱量攝取控制在15001600大卡左右。

「限食,是延緩衰老,降低老年病的最佳途徑。」孫安迪說,限食可調節血清各種成分之含量,如葡萄糖、磷脂、三酸甘油酯、膽固醇、胰島素、睪酮、催乳激素、糖皮質激素、鈣、鐵、鐵蛋白等。

王治元也認為,飲食不可過量,以八分飽為原則,因為暴飲暴食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,而影響營養的吸收。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代謝功能提早衰竭,容易衰老和生病。還有就是增加心臟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等致命疾病的罹患機率。因此他建議民眾,偶爾讓自己饑餓一下,可以調節身體機能,有益身體健康。

長壽鄉的居民吃的食物也是他們長命的主因。依據調查,他們大多吃萵苣、洋蔥、捲心菜、胡蘿蔔、大蒜、青蔥、蕃茄等,這些蔬果都有很強的氧化能力,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,也是很好的抗癌蔬果。此外,南瓜子、葵花子、芝麻、葡萄乾、花生等,均具有特別高的營養價值。例如芝麻不僅含有豐富的B群和E之維生素健腦成分,鈷、硒、鈣、鎂含量,在同類食品中最高,這些都有利於抗老。

王治元也認為,吃得少是讓人長壽的因素。他說,動物實驗發現,讓印度恆河猴從出生開始就只吃體重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二,結果其平均壽命真的較正常飲食猴子多了二分之一;另外,讓四至六歲的猴子採低熱量飲食,結果也比一般猴子多活八至十年。只不過這些採低熱量飲食的猴子,在身材上的確比正常猴子小一號。

生活環境也很重要,很多百歲人瑞大都居住在低氧氣地區。王治元強調,氧氣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,但研究發現,氧氣也是導致老化的因素之一。他說,人體裡不斷有氧化的活動,氧化的過程會使細胞功能喪失;而在重氧氣的環境下,人體氧化的活動旺盛,而在不斷的氧化、抗氧化過程中,便使人體細胞受損而加速老化。相反的,如果生活在低氧的環境裡,氧化活動較少,老化速度也隨之減緩。
 

長壽三大原則    

找出長壽國的養生之道,可以歸納出以上幾個共通點,也許我們無法生活在那種長壽環境,但可以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。王治元及孫安迪從飲食、運動以及情緒管理等三面,提出一些原則,供民眾參考,希望民眾能活得健康、又長壽。 

 
熱量管控、飲食單純

民眾要活得健康又長壽,首先要從熱量控制開始著手。王治元指出,在諸多研究已證實,熱量控制是延緩老化的首要條件,也就是每天只攝取熱量所需的三分之二,簡單地說,就是控制熱量在1500大卡以下。這對一般上班族來說似乎比登天還難,但只要謹記早餐吃得像皇帝,中餐吃得像平民,而晚餐吃得像乞丐,減少不必要應酬,就能符合長壽的飲食原則。 

 
分齡運動、遵守恆溫定律

常言道:「要活就要動。」王治元認為,現代人常以「忙碌」為由而懶得動,即使有時間寧願癱在沙發上,也不願去運動,這樣只會讓身體功能愈來愈糟。運動雖然好處多,但他認為,運動也要有選擇,像老人家只要有動就好,千萬不要選擇激烈的運動;若是年輕人則可選擇球類、快走等運動。

此外,現代人運動時常忘記一個重要原則就是「溫度恆定定律」,王治元表示,很多人運動都沒有注意溫度的變化,事實上,在恆溫運動下,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維持一定速度,可以避免新陳代謝速度時快時慢,對人體是較健康的。像是台塑董事長王永慶每天做毛巾操,不但養成運動習慣,也讓身體維持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時間,使新陳代謝維持在平穩的狀態,讓身體免去太多適應壓力,造成傷害。 

 
學習 面對老化

人都會老,但很多人都不願接受自己老這件事,有些人甚至說 :「無法接受自己四十歲的樣子。」王治元說,年輕時就要開始學習「老」這件事,不然等到身體、年齡開始步入老化時,會變得手足無措無法接受。他認為,學習抗老化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,到老年才不會畏懼老化;畢竟大家要的是健康的長壽,而非植物性的延長壽命。 

 
世界三大長壽區  

為了解開長壽之謎,美國一群研究員,尋訪世界各地的長壽地區、村莊,蒐集各地區百歲人瑞長壽的祕訣,最後發現,目前世界上有三個地方的居民年齡達百歲以上的比例相當高。他們即使年逾90歲,每天還是外出工作、衝浪;百歲人瑞也頂多牙齒、眼睛不好,有些人聽力相當好,身體也很硬朗,沒有疾病纏身。

這三個地區就是日本的沖繩島、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、美國加州的洛馬琳達鎮。為什麼他們被列為世界三大長壽地區?台大主治醫師、免疫學博士孫安迪、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,及台北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,就他們的飲食及生活特色進行分析。 

 
日本沖繩島

特色:

依據美國研究人員的訪查,這裡的居民平均壽命為81歲,每十萬人中就有三十四位百歲老人。罹患心臟病的比例是美國人的1/5,乳癌和攝護腺癌是1/4,癡呆症是1/2

生活方式:

1. 飲食以多菜少油為特色,愛吃豬肉、大豆、蔬菜水果、藻類和魚類,每餐只吃八分飽。

2. 緩慢的生活節奏及溫暖的氣候。

3. 少菸、不喝酒。

4. 心靈有寄託、擁有宗教信仰。

有此一說:

科學家指出,沖繩人之所以長壽,與其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。 

 
義大利薩丁尼亞島( Sardinia

特色:

根據文獻記載,薩丁尼亞島1880年至1900年間出生的一萬多人中,有九十一人活到百歲以上,是全義大利的兩倍以上。

生活方法:

研究人員發現,住在這裡的每個居民都非常簡樸,飲食上也非常簡單,且大家都很勤奮工作,個性也相當豁達、樂觀。在吃的方面更是簡單,除了吃自家種植的蔬果,如茄子、番茄、蠶豆外,葡萄酒及乳製品更是每餐必備佳餚。

有此一說:

據說從19世紀開始就有人存活超過100歲,而且老當益壯,生活全靠自己打理,上街購物、打獵趕羊,樣樣自己來。 

 
美國南加州洛馬琳達(Loma Linda )小鎮

特色:

這裡曾被國家地理雜誌封為美國的「長壽村」,他們大多篤信基督教,嚴格控制飲食,不抽菸、不喝酒。

生活方法:

有信仰中心、貫徹不抽菸、不喝酒、少吃肉類,不喝咖啡、汽水的信仰教條,並有勤於運動的好習慣。

有此一說:

曾有文獻指出,住在鎮上的一位老太太已經101歲,還能自己開車到處跑,不僅如此,還可以上健身房運動,而且走路完全都不輸年輕人。 

拒絕自由基五法寶

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,人的衰老跟體內自由基有密切的關係。所以要延緩老化、延年益壽,就是多吃富含抗氧化食物,如花椰菜、番茄、紅蘿蔔等食物。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王治元認為,多吃抗氧化食物消除體內自由基外,也可以從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,避免身體產生過量的自由基。

 一、不要憋尿:憋尿會讓身體累積自由基?沒錯。王治元強調,憋尿會讓神經系統及肌肉處於緊張興奮的狀態,血流也會加快,致使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出自由基累積在體內。尤其在憋尿或憋大便的短短時間內,自由基的含量會增高,至於是否對人體器官有影響,目前無法確知。但可以惟一可以確知的是,上班族想上廁所就去上吧,憋尿反而對身體不好哦!

二、充足睡眠:很多人在開會時會偷偷打個盹,如果在上面講得興致勃勃,看到屬下睡得口水直流,心中的不悅可得而知。王治元說,老闆先不要發脾氣,就讓這位員工小睡一下吧,因為研究發現,人在愛睏的時候,身體會產生更多的自由基,如果不小睡一會,會影響身體健康。他也建議民眾,隨時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,愛睏時就要去睡覺,即使休息二十分鐘也可以讓身體恢復元氣。

三、少抽菸:雖然目前並沒有確實的研究證實,抽菸會增加體內的自由基,但香菸裡含有高達1500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,而且有些物質會產生高自由基,而進入肺及循環系統,對健康有影響。王治元說,根據文獻資料,長壽地區的民眾大都不抽菸。

四、遠離壓力:壓力過大會讓人體白血球上升、代謝增快,打亂身體內分泌系統,釋放更多的自由基。因此,王治元建議民眾,有壓力要馬上處理,累積在體內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。從眾多百歲人瑞長壽經驗可發現,他們大都能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。

五、適度運動:人要活就要動,但也要動得有方法。雖然諸多醫學研究指出,運動雖能遠離病痛,但也會讓身體產生過多自由基。王治元表示,運動會產生自由基的說法,是指偶爾運動的人,一下從事激烈運動,如慢跑、快走等,會讓體內自由基快速增加;但持續運動兩個星期後,反而會讓體內自由基下降。

一個人能活多久,雖然與基因有關,但以目前的醫學根本無法改造基因,所以只能透過正確的「飲食」,讓自己活得久、活得健康。( 台大主治醫師、微生物免疫學博士 )







資料出處:
  E-MAIL 轉寄信件

橙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黛薇最受不了她老公的一點,就是她老公非常熱愛拍照,出國旅行或開車郊遊鐵定帶著傻瓜相機,就連外出吃個便飯,上街擠假日大打折,在家為寵物洗澡、曬衣裳也要來一張,其實真的需要一些耐性的。

每當黛薇被折騰得擺出難看臉色時,老公總是哄她說:「黛薇乖,這些以後都將是我們老得走不動的時候,最棒的回憶跟話題呀!」

可是黛薇還是希望自己在相片裡美美的,所以類似一早蓬首垢面的「親愛的起床照」,或是忙了一天的「黑眼圈下班照」,黛薇能躲就躲,躲不掉就把照片撕掉。

為了這個舉動,黛薇不知道和老公吵了多少次,老公所持的理由相當理性:「黛薇,妳是我老婆,我永不嫌妳醜,何況我也不是帥哥;而照片捕捉的都是最自然的生活點滴,這一輩子都不能重來;再加上照片不可能流出去,它會安全地在專屬我們的相本內躺平,妳何必要擔心?」

感性的黛薇都聽得懂,但她繼續一張張往垃圾桶倒。

和世間所有的小倆口一樣,黛薇他們過著平凡而沒有大起大落的生活。

老公患了一場拖延過久的感冒,終至染上肺炎住院。

喜感的老公一邊狂咳一邊和醫生護士合影留念,搞得黛薇很生氣,在病房發了一頓不小脾氣,這才教老公暫時收起相機安分地休養。

老公獻出一計,反正難得請假,乾脆來個全身健康檢查算了,這一檢查才發現胃部有塊不確定的陰影,黛薇真是擔心死了,但孩子氣的老公仍是在各座儀器間耍寶拍攝,倒稍稍紓解她因恐懼而產生的壓力。

推進檢驗室前,老公用手指比了比自己的嘴角,要黛薇放寬心,並要她幫忙拍下他性感的pose。

才五分鐘,檢驗室裡傳出激烈的交談聲,黛薇以為老公又在搞笑,再過五分鐘,黛薇才驚悟她正在失去他的老公。

黛薇在一次淚眼中醒來,今天她睡得比平常舒服,她再一次教自己相信,身邊已不會有老公陪伴。

拖著步子去浴室洗臉,鏡中人多了兩道溝紋,還是有些惋惜她老得這麼快。

她開始打包行李,準備賣掉房子搬回家與爸媽同住,有件東西令她猶豫了一會兒,就是相簿,多達二十本的各式相簿,黛薇簡單地裝在幾個紙箱,搬到樓讓環保車載走,然後清理老公的衣櫃,沒有哭,動作愈快愈好。

忽然,她發現老公收藏了好幾個鞋盒壓在舊衣下,私房錢嗎?

黛薇為這種想法感到好笑地打開一角,天呀,好醜的女人吶!再開,更醜!

她又開,這張穿幫的怎麼給黏回去了!

六個鞋盒,滿滿照片,全是以前黛薇撕碎或棄置的不完美成品,一張一張,盡現醜陋女與傻瓜男的各式風情,逗得她哈哈大笑。

黛薇趕緊從環保車中救下剛才的紙箱,再把久擱於相機中的底片拿去沖洗。

臨走前的老公,臉上堆滿笑意,沒有一絲病容,連身旁的陌生人也傳染他的快樂。最後一張,是老公推進檢驗室前的獨照,他的手指比著嘴角,他要他的乖黛薇笑。

「我怎麼會有這種寶貝老公呢?」黛薇不走了,她要待在這兒,誰說回憶總是痛苦的,她的老公留給她最好笑的。







資料出處:
  E-MAIL 轉寄信件

橙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先生於1995年透過荷蘭銀行向瑞泰人壽投保意外險100萬元,並約定法定繼承人為身故受益人。 王 先生不幸於一場火災中意外身故,留給家人無盡的悲痛及思念,但不善理財的他更遺留了龐大的債務給 王 太太承受。

太太在友人的提醒下,要她儘早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,至少降低對經濟的影響程度。隔年,經瑞泰人壽保戶服務部門人員試圖與 王 先生連絡,經電話探詢,才發現 王 先生已經身故,奇怪的是, 王 太太只要求保險公司退還未到期保費888元,不要理賠100萬元。幾番了解,瑞泰人壽保單服務處經理蘇忠禮發現, 王 太太是擔心領了保險金,會違反拋棄繼承的法令。

太太已經拋棄繼承,還可以法定繼承人的身分受領該筆身故保險金嗎?其他債權人是否可以依此要求 王 太太償還債務呢? 


誰是法定繼承人?

當保險受益人指定為「法定繼承人」時,保險公司確認保險金的受領人與分配比例,第一個步驟是先確定由第幾順序的繼承人進行分配。據民法規定,法定繼承人,除配偶外,順序為直系血親卑親屬、父母、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。從第一個順序開始依序尋找,當該順序有繼承人存在時,則次順序(含)以後之繼承人均不加入分配;若該順序無繼承人存在,就再依序尋找,直到四個順序均尋找完畢。第二個步驟則是確定配偶與應繼承順序之繼承人間的分配比例。 


保險金會引起後患嗎?

太太擔心領了100 萬元「保險金」,未來還要繳交遺產稅。蘇忠禮說,保險金並不屬於遺產,當 時王 太太還曾詢問在其他保險公司擔任業務員的親戚,被誤導要繳遺產稅,才遲遲不來領保險金。很多保險業務員對理賠規定並不太清楚。依保險法規規定,保險金若經約定指定給付於其所指定的受益人者,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。因此,保險金受益人既經指定為「法定繼承人」,應認定該保險金非為被保險人的遺產,無需繳交遺產稅。

除遺產稅外, 王 太太也擔心領了保險金後,就要清償 王 先生其他債務。蘇禮忠解釋,保險金會跟遺產分開計算,不會被強制用來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。但在保險公司配合信用卡或房貸所設計的產品中,通常會以保險金優先償還被繼承人債務,若有餘額,再由法定繼承人分配,這種情況是在契約中指定以債權人為第一順位受益人,法定繼承人為第二順位受益人,基本上和歸入遺產以清償債務是完全不同的情況。





資料出處:
  E-MAIL 轉寄信件

橙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Jul 10 Thu 2008 22:47
  • 苦瓜

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聖,師父拿出一條苦瓜,對弟子們說:「隨身帶著這個苦瓜,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,並且把它帶進你們所朝拜的聖殿,放在聖桌上供養,並朝拜它。」

弟子朝聖走過許多聖河、聖殿,並依照師父的指示和教導去做。回來以後,他們把苦瓜交給師父,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,當作晚餐。

晚餐的時候,師父吃了一口,然後語重心長地說:「奇怪呀!泡過這麼多聖水,進過這麼多聖殿,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。」

弟子聽了,有好幾位竟然立刻開悟了....。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教化。

苦瓜的本質是苦的,不會因為聖水、聖殿而有所改變。

人生是苦的,愛情是苦的,由情愛產生的生命本質也是苦的,這一點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變,何況是凡夫俗子?

我們嘗過感情與生命大苦的人,並不能告訴別人失戀是該歡喜的事,因為它就是那麼的苦,這一個層次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。

可是不吃苦瓜的人,永遠都不會知道苦瓜是苦的。

一般人只要有苦的準備,煮熟了這苦瓜,吃它的時候?第一口苦,第二、三口就不會那麼的苦了。

對待我們的生命與情愛也應該是這個樣子的,時時要有受苦的準備。

不是期待苦瓜變甜,而是真正的認識那苦的滋味,才是有智慧的態度。

不是期待苦瓜變甜,而是去真實的體會和了解,苦瓜本來就是苦的,而且是連根都苦。

這是一個苦瓜本來的實相和真相,變甜?只是我們虛幻的期待而已。

唯有真正面對事物的真理實相,我們才有可能從中了解到,所有的事情唯有當下就立即的去面對它並解決它,而且完全的不期待未來,才能真正地解決和處理。

完滿的人生並不是一輩子沒有吃過苦、沒有失過戀,而是經歷過、體驗過與面對過那苦的滋味、真愛的感覺,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呀!






資料出處:
  E-MAIL 轉寄信件

橙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孩子大時,父母要學會三個心 不要太關心,不要好奇心,不要太熱心

頭好痛,躺在床上,久久無法入睡。
現在是中午十二點半,還沒吃飯,肚子好餓,我在等老二起床一塊吃。妻子說他們凌晨三點多看完DVD才睡,餓了就先吃吧。但我還是想等。

老二在台北讀書難得回來,更難得一塊吃頓飯,何況今天帶女朋友和同學一塊回來。迷迷糊糊躺了一會,起來已經下午兩點了。在臥房顛倒個半天不知道穿什麼好?是休閒一點還是家居一點?

好不容易穿好下樓,看到妻子已經在廚房忙著,我過去問她:「我這樣穿好看嗎?」她頭也沒抬回我:「在家怎麼穿也行。」

我回到客廳漫不經心地看著電視。我還在等,等著他們起床。

突然聽到樓上衝馬桶的聲音,起來了。我衝到廚房告訴妻子:「起來了。」妻子回我:「正好,再炒兩個菜就好了,你準備桌子吧!」我忙不迭動起來。。。。

不一會,幾個人下樓來了。孩子們很客氣地跟我們打招呼,妻子解開圍裙走出來,笑著招呼:「吃飯吧!」氣氛凝住了幾秒鐘。這時,老二回答:「我們不吃了,今天同學聚會,我們要趕快走,快遲到了。」

妻子仍然想留住他們:「我早上才去市場買的菜,還現殺了一條魚,做你最愛吃的豆瓣魚,吃了再走吧!」似乎仍然留不住他們,老二回說:「你們吃吧。」

趁著同學們穿鞋子的空檔,妻子小聲告訴老二:「我和老爸一直在等你起床一塊吃飯,我們都還沒吃呢!」老二皺個眉頭,回過臉告訴妻子:「你們幹嘛等呢?餓了就先吃嘛!你們這樣等我,我會有壓力啊!」說著就在同學一片謝謝與再見聲中出門了。留下我和妻子站在門口。

我碰到妻子的手 ……涼涼的。

我知道,我可以很嚴肅地告知孩子,這是不懂事,甚至更誇大這是不孝順,然後再給他一些教誨,告訴他以後如何安排時間,計畫順序,生活規律 ……,把一些教條的東西塞給他。我相信他會接受,但我相信他以後會減少回家的時間。就算回來,他也會告知朋友們:「在我爸媽面前一定要如何如何……否則會如何如何……。」那時候,我再也等不到我的孩子了,等到的只是一個虛偽的人。

我也知道,這不是一個現象,其實,這是一個「過程」,孩子和父母都在學習的一個過程。孩子學習如何過他自己的生活,父母學習如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事實。這過程有點苦,但每個人都會經過。

想起一句老前輩的話:「當孩子大時,父母要學會三個心── 不要太關心,不要好奇心,不要太熱心。」孩子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,父母太侵入,孩子就會逃避。

我回頭告訴妻子:「我們自己吃吧!」

到了餐桌前,我茫茫然停下來問妻子:「我這樣穿好看嗎?」 





資料出處:
  E-MAIL 轉寄信件

橙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